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本)
专业名称: 社区管理与服务
专业代码: 590104
专业类别: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所在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制 定 人: 刘敏捷
审 核 人: 朱广达
日 期: 2023年6月16日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社区管理与服务
专业代码:590104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主要面向社区工作者和城市管理网格员等职业,社会政策咨询与动员、公共事务办理与跟进、社区活动策划与实施、社区社会组织指导与扶持等技术领域。
表1-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的行业 |
主要职业 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权威行业企业标准或证书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59) |
公共事业类(5901) |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9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95) 社会工作(85) |
1-05-00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 2-07-09社会工作专业人员;3-01-01-02社区事务员; 行政业务办理人员(3-01-01) |
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城市管理网格员、公共事务办理、行政办事员等 |
社区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行政办事员等。 |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社区法规政策、政务管理、社区特殊人群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知识,具备宣传教育、政务办理、需求评估、组织策划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政策咨询与动员、公共事务办理与跟进、社区活动策划与实施、社区社会组织指导与扶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社区工作相关知识。
2.熟悉实用法律基础和社区政策与法规。
3.掌握社区工作相关政策咨询、社区调解和动员的基本知识。
4.熟悉社区服务与管理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知识。
5.掌握组织协调社区资源、开展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和专业服务的知识。
6.掌握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的流程与技巧。
(二)能力
1.具有贯彻执行、宣传落实政策法规,开展政策咨询和动员的能力。
2.具有协助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关办理与协调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能力。
3.具有组织协调社区资源,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和专业化服务的能力。
4.具有开展居(村)民自治活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骨干人才培养及社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的能力。
5.具有使用智能设备采集图像视频、上报社区信息与社情民意的能力。
6.具有化解和排查矛盾纠纷与安全隐患,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能力。
7.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认同及怡守社区工作价值观及职业伦理。
3.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四)接续专业举例
1.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智慧社区管理
2.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公共事业管理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综合实践等五个模块组成。
(一)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和专业教学标准,将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筑梦、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大学生心理与健康、大学军事理论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15门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将人际沟通技巧、礼仪、演讲与口才、书法等4门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52学分,总学时936。 表2-公共必修课程描述 |
序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 |
课程主要内容 |
开课安排 |
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以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依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修养,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为新时代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基层培养生力军提供智力支撑。 |
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 |
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授课学时:54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3 |
2 |
学习筑梦 |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家国主义情怀,让学生理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培育青年人勇担当、敢担当的主人翁精神。铸就青年人梦想的同时,铭记国家的梦想。学生需理解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 |
中国梦的由来;中国人民新时代的领航人;树立科学时代观;工匠精神;生态文明;文化强国等。 |
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授课学时:18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3 |
形势与政策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国内大事,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注和深度思考,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
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国际大事、大国关系、党的创新理论、重要讲话精神等等。 |
开课学期: 第1-4学期 授课学时:36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理论观察思考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从事基层工作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基本观点和指导意义。 |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深刻领会新思想彰显的坚定理想信念,展现的真挚人民情怀,贯穿的高度历史自觉,体现的鲜明问题导向,充满的无畏斗争精神,饱含的深厚天下情怀。能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系统观念,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
主要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和历史地位等。同时,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和视察地方、学校发表的重要论述等也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授课学时:54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3 |
6 |
大学语文(文学鉴赏) |
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解读,在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联想和想象,并在感情上获得快感和美感的一种精神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持续进行,以培养高职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其人文素质,厚植文化积淀,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高职学生需要实际应用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基础。文学欣赏要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热爱文学,培养自主学习文学的能力。加强写作指导,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写作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懂生活的人。 |
中外文学史概述、文学欣赏概述、古典诗歌欣赏、小说欣赏、散文赏析、经典戏剧赏析、影视文学赏析、网络文学赏析、外国文学赏析。 |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7 |
大学英语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必须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
语音训练、听力训练、口语训练、听说结合训练。 |
开课学期: 第1-4学期 授课学时:144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8 |
8 |
体育与 健康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
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保健卫生、体育医务监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开课学期: 第1-4学期 授课学时:144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8 |
9 |
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 |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理解信息社会特征并遵循信息社会规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具备支撑专业学习的能力,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使学生拥有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计算机相关基本知识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公文撰写、文档排版、演示文稿制作与编辑、数据的计算与统计等;学会使用基本的办公室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等;运用录音设备记录会议内容,摄影摄像技术,用刻录机制作光盘,收发电子邮件,网络即时通信,共享网络打印机等。
|
开课学期: 第1-3学期 授课学时:108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6 |
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 |
大学生心灵导航、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心理咨询的对象与任务、意义与特点、内容与类型,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人格特点及常见发展缺陷,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冲突产生因素及解决方法。 |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11 |
大学军事国防教育 |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熟悉国际战略环境,了解军事高技术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服务国防的意识。 |
中国国防和国家战略环境、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 |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授课学时:144 授课形式:线下 理论+实践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8 |
12 |
劳动教育 |
通过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
结合校园生活和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学雷锋活动、校内外公益劳动;校内运动会、校内植树绿化、公共设施维护等。 |
开学学期: 第1、2学期 授课学时: 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理论+实践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13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分析并认识自我,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岗位群的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能制定出明确的职业目标,积极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认识自我与职业定位、健全人格与良好心态、就业准备与生涯规划、职业选择与就业技巧。 |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授课学时:18 授课形式: 线下+线上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14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真正含义与特征,能逐步建立起与创新相适应的新观念,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能全面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科学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项目等,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具备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的素质。 |
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创业资源、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计划书撰写。 |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学时:18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15 |
就业指导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加职业修养,提高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择业心理,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
认识自我、就业准备、职业选择与就业技巧。 |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授课学时:18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表6-公共选修课程描述 |
序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人际沟通技巧 |
通过学习此门课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的基本知识,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人际交往与有效沟通的方法及特点、功能和人际沟通交往的基本原则,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悉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把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利用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与各类型组织打交道,为学生从事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社会管理工作等奠定重要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与技巧;人际关系及其重要性;人际关系中的相关原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与必知技巧;人际沟通与技巧;沟通的障碍及突破;沟通的五大实用技巧等。 |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授课学时:18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2 |
演讲与口才 |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言语交往的重要作用,把握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掌握日常言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日常言语水平;使学生掌握言语交际基本知识和进行口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语交际等的综合能力。 |
演讲的含义、特征与意义;命题演讲的准备、演练;即兴演讲概述;演讲技巧;演讲语言的艺术修养;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面试口才;行业口才;声音训练等。 |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学时:18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3 |
礼仪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的概念,掌握形象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会务礼仪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各项礼仪规范综合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知礼、懂礼、有礼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高素质人才。 |
礼仪概论、形象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会务礼仪等。 |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授课学时:18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4 |
书法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透过汉字、线条、笔墨等感受中国特有的历史人文背景、情感和审美理想,帮助学生艺术地感受,科学地思考,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的把握和认识自己,陶冶情操,锤炼才智,使学生书写技能有所提升的同时也能将审美思考和理想注入实际工作中。 |
书法的形式构成、美学原理等基本知识和书写技能。 |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学时:18 授课形式:线上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1 |
(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设置专业基础课程8门,20学分,总学时360。 表7-专业基础课程描述 |
序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中共党史 |
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引导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扎实基层工作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掌握中华民族发展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相关内容,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能的信心和决心。 |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 |
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授课学时:72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4 |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专业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
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 |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授课学时:36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3 |
基层社会治理 |
基层社会治理是参与社会治理决策的重要领域以及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和载体,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社区治理研究的历程和变迁,了解当前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升未来从事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 |
推进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传统、中国社区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变迁、中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的实践探索、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挑战和机遇。 |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学时:36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2 |
4 |
公共管理概论 |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清公共管理发展过程的基本脉络,领会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领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理性观察和认识现实公共管理问题,提升公共管理能力。 |
公共管理的起源及研究的基本框架、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公共决策的体制程序理论与方法、公共组织中的领导、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的法基础、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公共组织变革等。 |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5 |
社区管理 |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社区管理有一个系统的认知,掌握社区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社区建设与管理规律,掌握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科学方法,掌握处理解决社区各类问题、协调社区各类关系的技能技巧,学会用社区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社区及其构成要素、现代社区的社会功能、社区管理的涵义内容特征原则体制;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的组织、社区管理办法、社区规划、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社区治安管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管理等。 |
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授课学时:72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4 |
6 |
社区政策与法规 |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社区建设的常用政策法规及其制定过程。学会运用相关政策与法规处理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问题,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
公民与社区政策法规基础、社区建设与服务政策法规、婚姻家庭与继承政策法规、房屋与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社区担保与信贷政策法规、社区经济与合同政策法规、治安信访与调解政策法规、交通安全与权益维护政策法规、社区民事与刑事管理政策法规。 |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7 |
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 |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社区发展历程,以及随着社区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变迁与发展、方法与技巧,提升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能力。 |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价值观和基本原则、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社区发展、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政策及分析、前瞻与发展趋势。 |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8 |
社区公文写作 |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常用文书的写作格式及要求,掌握社区公文处理的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政治政策领悟力及水平,提升公文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 |
社区公文撰写综述,怎样撰写事务公文、公务公文、法律条文、经济公文、讲演公文、交际公文等。 |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设置专业核心课程8门,18学分,总学时324。
表8-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
序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社区 需求 评估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区评估的内在要求,掌握社区资源评估和居民需求评估的方法和原则,能够建立社区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案步骤,结合对居民需求的回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服务清单,为后续介入社区提供良好的导向,为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提供前期准备和科学分析奠定基础。 |
社区资源评估方法、社区居民对社区资源的满意度分析、社区需求评估调查、社区服务实验项目报告、社区资源评估之调查员测评打分表、社区居民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2 |
社区 事务 管理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区公共事务的分类以及具体管理方法,培育构建和谐社区的能力。 |
社区事务管理的分类、存在的问题,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等。 |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3 |
社区 管理 沟通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区管理沟通的基本理论、原则,丰富学生沟通技能,提升沟通能力,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工作关系。教学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创设情境,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实验、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实务能力。 |
将社区与管理沟通有效融合,系统介绍社区管理沟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通过沟通媒介重点强调管理沟通的方法、原则、过程、技巧等基本实务技能。 |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4 |
社区 特殊 人群 服务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区特殊人群包括哪些,学会对特殊人群进行服务、照顾和护理。 |
社区儿童保健、社区妇女保健、社区老年人保健、社区慢性病护理等。 |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5 |
社区 服务 方法 应用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区服务、社区调解的工作内容和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培养专业动手能力。 |
社区服务认知、构建社区服务队伍、社区服务实务操作、社区调解。 |
开课学期: 第3、4学期 授课学时:72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4 |
6 |
社区 社会 组织 管理 |
通过该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组织的运营模式与范围,掌握管理社会组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
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社会组织战略管理、社会组织人力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组织财务与税务管理、社会组织与社会创新、社会组织政策参与、社会组织项目管理、社会组织绩效管理、社会组织问责等。 |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7 |
社区 党建 |
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原理、理论、基本工作方法和技巧等,并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胜任社区党建工作。 |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党的纪律和纪检工作、党内监督工作、党组织宣传工作,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党务工作的流程、党务工作的常用文书等。 |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8 |
智慧 社区 平台 应用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智慧社区平台应用的基本知识、应用场景和基本方法,学会使用智慧社区平台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 |
信息化社区管理与服务应用场景、智能化小区管理应用场景、便利化生活服务应用场景、智能化家居生活应用场景等。 |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2 |
(四)专业拓展课程简介
设置专业拓展课程6门,14学分,总学时252。
表9-专业拓展课程描述 |
序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新闻报道摄像实务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闻报道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提高学生发现新闻、发掘新闻背景和为各类场合提供摄影、摄像拍摄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完成新闻报道摄影、摄像工作的能力,使党务工作专业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摄影、摄像器材辅助新闻报道服务。 |
新闻报道及摄影的基本概念;新闻摄影摄像相关理论及原理;新闻报道摄影题材、体裁与评价标准;新闻报道摄影工作者的素质道德;新闻报道摄影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政府对媒体的内容策划与设计;政府在网络媒体上的内容策划与实际。 |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2 |
社会调查方法 |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用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社会定量、定性调查技能,养成关注和研究社会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
社会调查方法概述、调查课题的选择和调查设计、抽样方法、测量、问卷的设计与评估、资料收集、资料处理、统计软件应用与统计分析的准备、调查报告撰写等。 |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3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与实务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基本知识,掌握不同类别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具备社会工作者基本素质和技能,同时为考取社工证打基础。
|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
开课学期: 第3、4学期 授课学时:72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4 |
4 |
社区活动策划 |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区活动策划的一般原理,掌握不同人群(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妇女、其他特殊群体)以及不同内容(文化、体育、科技等)的具体活动策划方法;通过典型的、成功的社区活动策划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便学生掌握社区活动策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借鉴这些策划原理进行简单社区活动的策划;通过需求评估的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社区活动策划奠定完善、可操作的基础;训练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能够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社区活动策划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书写社区活动策划书的能力,形成策划书后,将策划应用在实践中,以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社区活动的策划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促进社区和谐。 |
社区活动策划的涵义、发展与作用;社区活动策划的原则和策略;社区居民的需求评估;社区活动策划的创新训练;社区活动策划的写作和实践。 |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5 |
社会心理学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们行为与社会环境及个人形成的内在社会心理特性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促使人们从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法观察人、理解人,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更好地去解释和预测到人的行为,进而提高党务工作专业人才实际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本专业人才实际工作的能力。 |
覆盖基础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概论、个体社会心理、人际互动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等方面。 |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授课学时:36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6 |
电子政务 |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基本框架,了解信息时代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全新思路,正确掌握电子政务发展的概况及发展战略,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和运用理念。使党务工作专业学生初步掌握行政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技术知识、应用领域,并掌握常用应用系统的使用方法。 |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关系,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化公务处理和公共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和法制建设、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等电子政务实践过程中的焦点问题,电子政务的基本技能。 |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授课学时:36授课形式: 线下 理论+实践 考核形式:考试 学分:2 |
(五)实践教学
序号 |
课程 名称 |
目标及要求 |
课时安排 |
1 |
认识实习 |
通过该实训环节,使学生了解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行业动态和发展前景,了解对口专业的岗位设施和岗位职责,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培养专业认同感。 |
学期:1-4学期 学时:36 形式:到岗认知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2 |
志愿服务 |
通过该实训环节,使学生熟悉志愿服务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熟练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巧为社区弱势群体以及一般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
学期:1-4学期 学时:36 形式:志愿服务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 |
3 |
跟岗实习 |
通过该实训环节,让学生进入到实习单位相应岗位观摩实践,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 |
学期:第5学期 学时:360 形式:跟岗实习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0 |
4 |
顶岗实习 |
本课程属于实践课程,通过该实训环节,使学生熟悉社区工作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熟练运用社区政策法规、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方法等知识与技巧为社区弱势群体以及一般居民提供社区工作专业服务。 |
学期: 第6学期 学时:432 形式:顶岗实习 考核形式:考查 学分:24 |
(六)建议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社区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等。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本专业开设45门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15门,选修课程10门(包括公共选修课4门、专业选修课6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8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8门,专业综合实践课程4门。详见下表:
(一)总时间分配表
学 年 |
学 期 |
总 周 数 |
其 中 |
教学周具体分配 |
教学 周数 |
寒暑假 |
上课 |
其中 |
国防 教育 |
入学 教育 |
毕业 职前 教育 |
考试 |
机动(劳动教育) |
教学 |
实 训 |
一 |
一 |
52 |
20 |
4 |
15 |
|
|
2 |
1 |
|
1 |
1 |
二 |
20 |
8 |
17 |
|
1 |
|
|
|
1 |
1 |
二 |
三 |
52 |
20 |
4 |
17 |
|
1 |
|
|
|
1 |
1 |
四 |
20 |
8 |
17 |
|
|
|
|
1 |
1 |
1 |
三 |
五 |
|
|
|
|
|
|
|
|
|
|
|
六 |
|
|
|
|
|
|
|
|
|
|
小 计 |
104 |
80 |
24 |
66 |
|
2 |
2 |
1 |
1 |
4 |
4 |
(二)教学进度表
课 程 模 块 |
课 程类 别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方式 |
总学时 |
周学时数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理论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15周 |
17周 |
17周 |
17周 |
|
|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
必修课 |
1 |
思想道德与法治1-2 |
3 |
考查 |
38 |
16 |
2 |
2 |
|
|
|
|
2 |
学习筑梦1-2 |
1 |
考查 |
18 |
0 |
2*5周 |
2*5周 |
|
|
|
|
3 |
形势与政策1-4 |
2 |
考查 |
36 |
0 |
2*5周 |
2*5周 |
2*5周 |
2*5周 |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考查 |
24 |
12 |
|
|
2 |
|
|
|
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考试 |
38 |
16 |
|
|
|
3 |
|
|
6 |
大学语文(文学鉴赏) |
2 |
考查 |
24 |
12 |
|
2 |
|
|
|
|
7 |
大学英语1-4 |
8 |
考试 |
144 |
0 |
2 |
2 |
2 |
2 |
|
|
8 |
体育与健康1-4 |
8 |
考查 |
72 |
72 |
2 |
2 |
2 |
2 |
|
|
9 |
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1-3 |
6 |
考查 |
72 |
36 |
2 |
2 |
2 |
|
|
|
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2 |
考查 |
36 |
0 |
|
2 |
|
|
|
|
11 |
大学军事国防教育 |
8 |
考查 |
32 |
112 |
2 |
|
|
|
|
|
12 |
劳动教育 |
2 |
考查 |
18 |
18 |
2 |
|
|
|
|
|
13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1 |
考查 |
14 |
4 |
1 |
|
|
|
|
|
14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1 |
考查 |
14 |
4 |
|
1 |
|
|
|
|
15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考查 |
14 |
4 |
|
|
|
1 |
|
|
单 元 小 计 |
50 |
|
594 |
306 |
14.33 |
14.33 |
8.66 |
8.66 |
|
|
选修课 |
1 |
人际沟通技巧 |
1 |
考查 |
14 |
4 |
1 |
|
|
|
|
|
2 |
演讲与口才 |
1 |
考查 |
14 |
4 |
|
1 |
|
|
|
|
3 |
礼仪 |
1 |
考查 |
14 |
4 |
1 |
|
|
|
|
|
4 |
书法 |
1 |
考查 |
14 |
4 |
|
1 |
|
|
|
|
单 元 小 计 |
4 |
|
56 |
16 |
2 |
2 |
0 |
0 |
|
|
专业课程模块 |
专 业 基础 课 |
1 |
中共党史 |
4 |
考试 |
48 |
24 |
2 |
2 |
|
|
|
|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2 |
考查 |
28 |
8 |
|
|
2 |
|
|
|
3 |
基层社会治理 |
2 |
考试 |
28 |
8 |
|
2 |
|
|
|
|
4 |
公共管理概论 |
2 |
考查 |
28 |
8 |
2 |
|
|
|
|
|
5 |
社区管理 |
4 |
考试 |
56 |
16 |
2 |
2 |
|
|
|
|
6 |
社区政策与法规 |
2 |
考查 |
28 |
8 |
|
|
|
2 |
|
|
7 |
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 |
2 |
考查 |
28 |
8 |
|
|
2 |
|
|
|
8 |
社区公文写作 |
2 |
考查 |
28 |
8 |
2 |
|
|
|
|
|
单 元 小 计 |
20 |
|
272 |
88 |
8 |
6 |
4 |
2 |
|
|
专 业 核心 课 |
1 |
社区需求评估 |
2 |
考查 |
28 |
8 |
|
|
2 |
|
|
|
2 |
社区事务管理 |
2 |
考查 |
28 |
8 |
|
|
|
2 |
|
|
3 |
社区管理沟通 |
2 |
考查 |
28 |
8 |
|
|
|
2 |
|
|
4 |
社区特殊人群服务 |
2 |
考查 |
28 |
8 |
|
|
2 |
|
|
|
5 |
社区服务方法应用 |
4 |
考试 |
56 |
16 |
|
|
2 |
2 |
|
|
6 |
社区社会组织管理 |
2 |
考查 |
28 |
8 |
|
|
|
2 |
|
|
7 |
社区党建 |
2 |
考查 |
28 |
8 |
|
2 |
|
|
|
|
8 |
智慧社区平台应用 |
2 |
考试 |
28 |
8 |
|
|
2 |
|
|
|
单 元 小 计 |
18 |
|
252 |
72 |
0 |
2 |
8 |
8 |
|
|
专 业 拓展 课 ¦ 选修 |
1 |
新闻报道摄像实务 |
2 |
考查 |
28 |
8 |
2 |
|
|
|
|
|
2 |
社会调查方法 |
2 |
考查 |
28 |
8 |
|
|
|
2 |
|
|
3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及实务 |
4 |
考试 |
48 |
24 |
|
|
2 |
2 |
|
|
4 |
社区活动策划 |
2 |
考查 |
28 |
8 |
|
|
2 |
|
|
|
5 |
社会心理学 |
2 |
考查 |
28 |
8 |
|
2 |
|
|
|
|
6 |
电子政务 |
2 |
考试 |
28 |
8 |
|
|
|
2 |
|
|
单 元 小 计 |
14 |
|
188 |
64 |
2 |
2 |
4 |
6 |
|
|
合 计 |
106 |
|
1362 |
546 |
26.33 |
26.33 |
24.66 |
24.66 |
|
|
综合实践 |
认知实习 |
2 |
考查 |
0 |
36 |
9 |
9 |
9 |
9 |
|
|
志愿服务 |
2 |
考查 |
0 |
36 |
9 |
9 |
9 |
9 |
|
|
跟岗实习 |
20 |
考查 |
0 |
360 |
|
|
|
|
18周 |
|
顶岗实习 |
24 |
考查 |
0 |
432 |
|
|
|
|
|
20周 |
单 元 合 计 |
48 |
|
0 |
864 |
18 |
18 |
18 |
18 |
|
|
总 计 |
154 |
|
1362 |
1410 |
|
|
|
|
|
|
(三)学分要求
本人才培养方案全部课程共计15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程50分,选修课程1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0学分,专业核心课程18学分,专业综合实践48学分。
(四)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
课程性质类型 |
学分 |
学分比例 |
学时数 |
学时比例 |
其中实践学时数 |
公共必修课 |
50 |
32.47% |
882 |
32.47%>25% |
306 |
专业必修 |
专业基础课 |
20 |
12.99% |
360 |
12.99% |
88 |
专业核心课 |
18 |
11.69% |
288 |
11.69% |
72 |
选修课 (公选+专业拓展课) |
18 |
11.69% |
324 |
11.69%>10% |
80 |
综合实践 |
48 |
31.17% |
864 |
31.17% |
864 |
总计 |
154 |
|
2772 |
|
1410>1386 |
九、课程思政育人元素集
育人维度 |
育人内涵 |
育人元素 |
课程 |
专业 基础课 |
专业 核心课 |
专业 实践课 |
道 |
热爱社区工作,心系社区居民的仁爱精神。 |
热爱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能够从服务中牢记专业爱心责任使命。 |
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社区党建、社区需求评估、社区管理沟通 |
跟岗实践 志愿服务 |
德 |
以人为本、尊重包容、恭敬谦逊的人文精神。 |
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能够礼貌、尊重、平等地与社区各类人群建立工作关系并为之提供优质的服务。 |
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社区党建、社区需求评估、社区管理沟通 |
跟岗实践 志愿服务 |
技 |
奋发上进、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
具备新时代基层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具备能面向社区及特定人群开展相关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项目或活动策划实施、口头表达、宣传教育和文案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具备劳动素养,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 |
基层社会治理、公共管理概论、社区管理、社区政策与法规、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等。 |
社区事务管理、社区特殊人群服务、社区服务方法应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智慧社区平台应用等。 |
跟岗实践 志愿服务 顶岗实习 |
业 |
爱岗敬业、责任担当、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
在技术应用及服务中要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
基层社会治理、公共管理概论、社区管理、社区政策与法规、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等。 |
社区事务管理、社区特殊人群服务、社区服务方法应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智慧社区平台应用等。 |
跟岗 实践 志愿 服务 |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1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0名,副教授9名,双师型教师7名。教师团队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充分满足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需求。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践教学场地与功能介绍
序号 |
实训室 |
实践教学内容 |
备注 |
1 |
社区治理实训室 |
社区自组织培训、社区服务项目设计与成效管理、社区活动策划、社区办公能力的训练。 |
|
2 |
儿童/家庭工作 实训室 |
家庭教育与指导、生命教育、幼儿照护等实训。 |
|
3 |
社会调查实训室 |
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社区需求评估等实训。 |
|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介绍
序号 |
校外实习基地 |
实践教学内容 |
备注 |
1 |
校企合作单位 社区学院 |
社区纠纷调解,社区低保、社保、计生、城管、民政工作流程与方法,社区活动组织与策划,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等实践 |
认知实习 跟岗实习 |
2 |
基层社区 |
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与指导、社区活动策划与组织等实践 |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
3 |
吉林长春 社区干部学院 |
实践教学、学习培训 |
实践教学 |
(三)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
本专业采用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合作开发的社区治理、社区教育、社会工作方法、社区活动策划与组织实务等高职高专适用教材;有校内实训室和校外校企合作单位开展实践教学;有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中外文图书和期刊,电子信息设施先进,相关资料及数据库齐备,各类教学实训场地设施充足,能够充分保障专业教学和实训的开展。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验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做相结合。结合本专业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合大量音像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途径,如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1.课外职业素质培养讲座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序号 |
讲座内容 |
时间安排 |
专家 |
1 |
社区工作者的学历提升和职业规划 |
第1学期 |
外请高校专家 |
2 |
社区工作的发展与挑战 |
第3学期 |
外请社区专家 |
2.教学安排说明
学期 |
教学安排 |
备注 |
第一学期 |
认识实习(1周、12学时) 社区活动策划与组织实务(4周、32学时) 专业发展指导(一)(1周、8学时) |
专业发展指导(一) 专业发展概况介绍 |
第二学期 |
社区工作文案撰写(4周、32学时) 志愿服务实务(4周、32学时) 专业发展指导(二)(1周、8学时) |
专业发展指导(二) 职场安全与健康、专业职业规划 |
第三、四学期 |
顶岗实习(4周,76学时) |
|
(四)学习评价
1.课程评估的方法
①利用课程能力单元的学生反馈信息表。
②经常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沟通了解课程完成情况。
③召开学生座谈会。
④鼓励学生经常对课程提出建议的形式。
⑤制作课程评估问卷调查表。
⑥定期开展课程手抄报或辩论会比赛。
学习者能力鉴定的主要方法介绍
序号 |
课程名称 |
鉴定方法与程序 |
1 |
《社区政策与法规》 |
该课程为理论课,主要根据学习者课堂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笔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
2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与实务》 |
该课程有课堂设计及调查实践等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表现给出平时成绩,最后成绩为平时表现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 |
3 |
《顶岗实习》 |
该课程为集中实践课,根据学生每日出勤、实习日志填写、实习总结撰写、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分等综合打分。 |
(五)质量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教学运行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发挥院校两级督导监督作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建立教学质量信箱以及网络测评制度,及时掌握和监控教学运行过程。
1.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以及实践,成绩载入本人档案,作为毕业、结业的依据,并将考核结果通知学生家长。
2.考核的原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面向基层党务工作的实际培养目标,重视培养和提高从事未来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3.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各门课程考核必须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采取百分制,考核未通过可补考1次。
4.学生在规定时间参加考试,因故不能如期应考者,须履行请假手续报教务处批准。对擅自缺考者,一律按“0”分计算成绩,并根据情节及态度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应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是否给予补考机会,由学校依据规章制度研究决定。
5.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毕业时获得毕业证。同时根据课程要求,实行“1+X”证书制,学生可以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社会工作者证书、社区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十一、毕业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业成绩——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达到合格标准,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154学分。
创新创业意识——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学分。
素质拓展——获得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修满相应学分;获得社会实践活动相应学分。
职业素养——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能够诚信合作,敬业爱岗。
人文身心素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他证书——获得社区治理、社会工作者、行政办事员等职业水平证书。